最近一段时间,随着中国和欧洲之间的互动逐渐频繁,双方高级别的交往也变得越来越多。不过,激战中的俄乌冲突,依旧是挡在中欧关系恢复正常化道路中的最大“拦路虎”。这不,在我们的秦刚外长抵达德国柏林的那一刻,德国外长又来关切中国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了。
(俄卫星通讯社报道截图)
日前,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,秦刚外长刚出访欧洲,就将第一站定在了德国柏林,这算是对德国外长贝尔伯克上个月访华的一次回访,巩固双方之间的合作成果。只不过,在中德外长联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,贝尔伯克竟然当众说了一段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话,她说中国在乌克兰问题上保持的中立立场,意味着站在了俄罗斯“侵略者”这一边,并要求中国明确站在“受害者”——乌克兰这一边。
与此同时,这位作为蹦床运动员出身的德国外长还表示,中国作为联合国五常之一,如果愿意出手的话,可以在结束乌克兰战争方面发挥出重要作用。至于贝尔伯克说的“中方能发挥的重要作用”是什么,自然就是跟随西方的立场,站在乌克兰这一边共同谴责俄罗斯,要不然的话,也不会废了这么多口舌,说中国保持中立立场是在支持俄罗斯了。
(秦刚外长与德国外长贝尔伯克出席记者会)
可以说,德国外长的这段话属实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。要知道,中国一贯主张通过对话来解决俄乌冲突,并没有像美国那般火上浇油,为乌克兰源源不断地提供军事援助,反倒是秉持着客观中立的原则,积极呼吁双方坐下来好好和谈,避免事态进一步扩大。而中方这种中立的立场,怎么到了德国外长的嘴里就变成了支持俄罗斯、站队俄罗斯的观点了呢?这不是强盗逻辑,还能是什么?
难不成按照德国外长贝尔伯克的说法,作为世界著名中立国的瑞士,在二战时期保持中立的立场,也属于站在侵略者——德国这一边了?往大了说,是不是所有没有参战的国家,都是二战时期德国的帮凶?更何况,现在在乌克兰问题上保持中立的国家也不少,比如印度也是如此,为什么西方国家对印度与俄罗斯的关系,就没有对中国与俄罗斯的关系这般敏感呢?说到底,是中国没有跟他们站在同一个阵营罢了。
“中国不支持乌克兰,就是在支持俄罗斯”,说到这句话,相信大家都有点耳熟吧?没错,这就是西方典型的“零和思维”。上世纪50年代开始的北约和华约之争,将世界分裂成了两大对立阵营,双方之间的对抗就是你死我活的零和游戏。在当时的地缘政治压力下,即便一个国家不想卷入战争,但在意识形态的影响下,都不得不选择被迫选边站队。
(上世纪50年代,北约与华约的全面对峙)
当然了,并不是它们不想保持中立,而是不具备保持中立的能力和实力。
如果德国外长将这种“零和思维”放在其他弱小的国家,或许还能有效,但强行将所谓的“中立等同于站在俄罗斯这一边”的说法扣在中国头上,明显找错了对象。因为中国有能力在不受外部胁迫的情况下,以自身的国家利益为出发点,在乌克兰问题上保持中立立场。而这种实力和能力,用不着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,或者是俄罗斯的脸色行事。
再者说了,乌克兰问题本就错综复杂,不是光选边站队就能解决的。一方面,中方不支持俄罗斯出兵攻占乌克兰东部领土的行为,但同时也强调,俄罗斯的正当合理安全诉求应该得到满足,如果不是北约五次东扩进一步挤压俄罗斯的生存空间,俄罗斯估计也犯不着动用武力作出回应。
(俄罗斯这头“北极熊”被激怒了)
这就好比将俄罗斯比作一只北极熊,有人天天拿着一根棍子去戳北极熊,一次两次还好,但你天天戳,即便是个脾气好的熊也会被戳急眼了,那不得回头给你一拳?
更何况,俄乌冲突的本质,其实是俄罗斯与西方之间的博弈,跟中国可是一点关系都没有。相反,如果我们主动参与其中,无论是支持俄罗斯还是乌克兰,都不符合我们的国家利益。因此,保持中立就是最好的选择。
(中方呼吁俄乌双方坐下来好好和谈)
当然了,保持中立的立场,不在政治和军事上支持战争中的任何一方,但这并不意味我们就要断绝与俄罗斯或者是乌克兰的商业往来。相反地,我们要从国家利益出发,同时跟俄罗斯和乌克兰开展经济贸易,而购买俄罗斯的石油、天然气和煤炭等原材料,并不意味着我们就是支持俄罗斯,这只是正常的商业往来罢了。同样地,购买乌克兰的粮食,也不意味着中国支持乌克兰。
在这个背景下,德国外长将中国的中立立场,与“支持俄罗斯”进行挂钩,明显就是带有“零和思维”,认为中方站在中立立场,不支持乌克兰就是在支持俄罗斯。或许在欧洲人眼中,他们压根就没有“中立”这个选项吧?
不过话说回来,无论是美苏冷战时期,还是现在的乌克兰危机,欧洲始终都跟随美国亦步亦趋,美国指哪,欧盟就打哪儿,基本失去了战略自主性。在此背景下,中国突然蹿出来的中立立场,反倒让一直紧跟美国步伐的欧洲人不适应了,愣是要中国转变立场,紧跟所谓的“大众风潮”。而德国外长的一句“中立等同于站队俄罗斯”的观点,又何尝不是欧洲人无法摆脱美国桎梏的悲哀呢?